宋韵流芳

"自是曹豳当行乐,莫学伊周苦用心。"

——《登快阁》

黄庭坚

黄庭坚

1045年-1105年

文人简介

黄庭坚(1045年-1105年),字鲁直,号山谷道人,洪州分宁(今江西修水)人。北宋诗人、书法家,江西诗派创始人。

黄庭坚出身官宦家庭,幼时受到良好的教育,二十九岁中进士。他曾任太常博士、礼部员外郎等职,但因受到新党的排挤,屡遭政治迫害,被贬为黔州、涪州等地的小官,晚年赦回,在家乡度过余生。

黄庭坚在文学上成就卓著,尤其在诗歌和书法方面。他是北宋后期著名的文学家,与苏轼交情深厚,是"苏门四学士"之一。他的诗歌创作受到苏轼的影响,但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。他主张"夺胎换骨"、"点铁成金"的创作理论,强调对前人作品的创造性转化,认为"自是立意为高",讲求创新。

黄庭坚开创了"江西诗派",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。他的诗歌注重用典,讲求锤炼字句,追求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,形成了"山谷体"。他的诗歌内容丰富,既有描写自然风光的闲适之作,也有反映民生疾苦的现实之作,还有表达个人情怀的抒情之作。

在书法艺术上,黄庭坚也具有很高的造诣。他的书法融合了唐代颜真卿、李邕等人的特点,又有所创新,形成了"瘦硬"的风格,被后人称为"黄体"。他的行草书刚柔相济,笔力雄健,节奏明快,富有变化,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黄庭坚一生创作颇丰,存诗三千余首,文数百篇,词五十余首。他的诗、文、词、书法成就卓著,在中国文学史和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尤其是他开创的江西诗派,影响了南宋及后世诗歌创作的走向,与苏轼引领的"苏诗"并称为宋诗的两大主流。

代表作品

登快阁

"痴儿了却公家事,快阁东西倚晚晴。
落木千山天远大,澄江一道月分明..."

《登快阁》是黄庭坚最著名的诗作之一,写于黔州(今重庆忠县)任上。全诗描绘了登高望远的壮丽景色,表达了作者超脱世俗的旷达心境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。"自是曹豳当行乐,莫学伊周苦用心"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。

阅读全文

寄黄几复

"我居北海君南海,寄雁传书谢不能。
桃李春风一杯酒,江湖夜雨十年灯..."

《寄黄几复》是黄庭坚写给友人黄几复的一首七言绝句,以简短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。"桃李春风一杯酒,江湖夜雨十年灯"的名句表达了友谊的珍贵,千古传诵。全诗语言平实而意境深远,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艺术特色。

阅读全文

水调歌头·游览

"瑶草一何碧,春入武陵溪。..."

《水调歌头·游览》是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的一首春游感怀之作,通过描绘超脱尘世的仙境图景,抒发了词人高洁孤傲的情怀与理想现实的矛盾。

阅读全文

菩萨蛮·半烟半雨溪桥畔

"问我去何之,君行到自知。"

《菩萨蛮·半烟半雨溪桥畔》是北宋文人黄庭坚的一首集句词,为效仿王安石同调词作而写。此词通过描绘隐逸山水的闲适意境,融合禅理与诗趣,抒发了词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超然世外的人生追求,展现了黄庭坚晚年淡泊旷达的心境。

阅读全文

虞美人·宜州见梅作

去国十年老尽、少年心。

《虞美人·宜州见梅作》是北宋词人黄庭坚晚年谪居宜州(今广西宜山)时的咏梅抒怀之作。全词以梅花为媒介,将天涯羁旅的孤寂、去国怀乡的悲怆与生命凋零的感喟交织一体,在清婉梅香中寄寓了深沉的身世之痛,堪称黄庭坚贬谪词中的“血泪文字”。

阅读全文

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

"坐对真成被花恼,出门一笑大江横。"

《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》是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咏物抒怀之作,以水仙为意象,融合神话典故与文人襟抱,既赞其超逸绝尘之美,更寄寓自身孤高淡泊的品格,展现了江西诗派“以俗为雅”“点铁成金”的独特诗风。
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