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韵流芳

"田家秋晚稻登场,山市归来琴酒香。"

——《四时田园杂兴》

范成大

范成大

1126年-1193年

文人简介

范成大(1126年-1193年),字致能,号石湖居士,吴郡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南宋著名诗人,与杨万里、陆游、尤袤并称"南宋中兴四大家"。

范成大出生于南宋建立初期,幼时家境富裕,但随着金兵南下,家道中落。他十九岁中进士,初任太常博士,后历任秘书省著作郎、江西提刑、湖南安抚使、四川安抚使、淮西宣抚使等职,仕途较为平顺。他在政治上主张抗金,并积极参与南宋中兴的各项政治、军事活动。

绍兴三十二年(1162年),范成大奉命出使金国,亲眼目睹了北方的山河破碎和百姓疾苦,这段经历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。他把沿途所见所闻写成《北使录》,真实记录了当时北方的社会状况,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。

范成大的诗歌创作题材广泛,风格多样,尤其擅长描写乡村生活和自然景色。他长期生活在江南水乡,对农村生活有着深刻的了解和真挚的感情。他的《四时田园杂兴》60首,生动描绘了农村四季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,是中国古代田园诗的代表作。此外,他还创作了大量咏史怀古诗,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思和对民族复兴的期望。

范成大的诗风清新自然,语言平易质朴,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,将日常所见所闻融入诗歌创作中。他的诗既有陆游诗的沉郁顿挫,又有杨万里诗的明快活泼,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。除诗歌外,他还创作了一些词作,如《御街行》、《夜行船》等,风格婉约,情感真挚。

范成大晚年定居吴中石湖(今江苏苏州),以躬耕自给,过着半耕半读的生活。这一时期,他创作了大量描写田园生活的诗歌,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恬淡生活的向往。他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,被誉为继陶渊明之后中国田园诗的集大成者。

代表作品

诗集

四时田园杂兴

"梅子金黄杏子肥,麦花雪白菜花稀..."

《四时田园杂兴》共60首,是范成大晚年居住在石湖时所作,描绘了农村一年四季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劳作。诗中细致描绘了农村的日常景象,如插秧、收割、打谷等农事活动,真实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生产生活状况,被誉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代表作。

阅读全文

水调歌头·细数十年事

"想见姮娥冷眼,应笑归来霜鬓..."

《水调歌头·细数十年事》是南宋爱国诗人范成大的中秋感怀之作,写于淳熙四年(1177年)中秋任四川制置使期间。全词将个人十年漂泊的沧桑与南北分裂的家国之痛熔铸于月夜江景,在时空交错的宏大视野中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慨与归隐江湖的怅惘,堪称南宋豪放词中“以月写心”的典范。

阅读全文

鹊桥仙·七夕

"相逢草草,争如休见,重搅别离心绪..."

《鹊桥仙·七夕》是南宋诗人范成大的一首七夕词作,以反传统的视角解构牛郎织女神话,在旖旎星河中注入人间离合的苦涩哲思,颠覆了传统七夕词“金风玉露一相逢”的浪漫化书写,展现了宋词“以理趣破陈言”的革新精神。

阅读全文

浣溪沙·江村道中

"十里西畴熟稻香,槿花篱落竹丝长..."

《浣溪沙·江村道中》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首词。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田园风光图,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情的交融,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。

阅读全文

田舍

"烟火村声远,林菁野气香。..."

《田舍》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,描绘了秋收时节的田园景象,展现了农村生活的恬静与安详。诗中通过“呼唤携锄至,安排筑圃忙”展现了农民的忙碌与喜悦,而“儿童眠落叶,鸟雀噪斜阳”则以儿童的闲适和鸟雀的喧闹,衬托出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生机。

阅读全文

满江红·清江风帆甚快作此与客剧饮歌之

"似当年、呼禹乱黄川,飞梭速。..."

《满江红·清江风帆甚快作此与客剧饮歌之》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首词。这首词描绘了清江风帆迅疾的景象,展现了词人与客人在船上痛饮作乐的情景,同时也表达了他内心的复杂情感。
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