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韵流芳

浣溪沙·江村道中

范成大 · 南宋 · 词

十里西畴熟稻香,槿花篱落竹丝长,垂垂山果挂青黄。 浓雾知秋晨气润,薄云遮日午阴凉,不须飞盖护戎装。

现代汉语译文

十里之内的西边田野里弥漫着成熟稻谷的清香,篱笆上盛开着木槿花,竹子长得纤细修长,山间的果实青黄相间垂挂在枝头。浓雾表明秋季已经到来,清晨的空气湿润,薄薄的云彩遮挡住阳光,正午时分显得格外阴凉,不需要撑起帷盖来遮挡阳光保护我的戎装。

赏析

《浣溪沙·江村道中》是范成大创作的一首描写江村秋景的词作,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秋日田园风光图,同时也流露出词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。

上片"十里西畴熟稻香,槿花篱落竹丝长,垂垂山果挂青黄",描绘了词人在江村道路上所见的丰收景象。"十里西畴熟稻香"写出了广阔的田野里弥漫着成熟稻谷的香气,一个"熟"字点明了秋收时节,一个"香"字则通过嗅觉描写使画面更加生动;"槿花篱落竹丝长"写出了村庄边篱笆上盛开的木槿花和修长的竹子,构成了村庄的边界景观;"垂垂山果挂青黄"则描绘了山间果实青黄相间垂挂在枝头的景象,"垂垂"二字生动地写出了果实累累的样子,"青黄"则点明了果实成熟的程度。这三句诗从田野、村庄到山间,从稻谷到花木果实,层层推进,描绘出一幅色彩鲜明、生机勃勃的秋日图景。

下片"浓雾知秋晨气润,薄云遮日午阴凉,不须飞盖护戎装",则从景物描写转向天气和词人的感受。"浓雾知秋晨气润"写出了秋天清晨的浓雾和湿润的空气,"知秋"二字既点明季节,又暗含词人对时序变化的感悟;"薄云遮日午阴凉"描绘了正午时分薄云遮挡阳光带来的凉爽感;"不须飞盖护戎装"则点明词人身着戎装出行,但由于天气凉爽,不需要撑起帷盖来遮挡阳光。这一句也暗示了词人的身份和职责,表明他虽在欣赏美景,但仍身负守卫边疆的重任。

从艺术表现上看,这首词有几个突出特点:一是景物描写细腻生动,色彩鲜明,通过视觉、嗅觉等多种感官描写,展现出秋日田园的丰富画面;二是结构完整,上片主要描写所见景物,下片则着重表现天气和个人感受,构成了完整的艺术形象;三是情景交融,通过对秋日景象的描绘,自然地流露出词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热爱;四是言简意丰,六句短短的词作,却描绘出一幅完整的秋日田园图,展现了词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。

从内容上看,这首词充分体现了范成大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。他通过对江村秋景的描绘,表达了对丰收的喜悦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。同时,"戎装"一词也暗示了词人的身份和责任,表明他在欣赏美景的同时,也不忘保家卫国的职责。这种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相结合的表达方式,体现了范成大作为南宋文人的独特气质和精神追求。

总的来说,这首《浣溪沙·江村道中》通过对秋日江村景色的细腻描绘,展现了一幅生机盎然的丰收图景,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,同时也暗含了保家卫国的情怀,是范成大田园词作中的代表作品。

创作背景

《浣溪沙·江村道中》创作于范成大担任四川制置使期间。南宋时期,川蜀、襄汉和两淮是与金国接壤的边境重镇,需要经常戒备。因此,范成大在担任四川制置使期间出游时常常身着戎装。这首词很可能就是他在蜀中游览时所作。

范成大出生于宋高宗建炎四年(1126年),正值靖康之变,金兵入侵,宋徽宗、钦宗被俘,国家处于危难之中。这一大变故给他的一生打上了深深的烙印,也影响了他的创作风格和主题。他于绍兴二十四年(1154年)中进士,历任多种官职,包括镇江、福州、建康、临安等地通判,宣州、秀州、池州知州,浙东提刑、湖南提点刑狱、礼部郎中、中书舍人等职,还曾出使金国。

在担任四川制置使期间,范成大肩负着守卫边疆的重任。四川地区地形复杂,气候多变,但自然风光秀丽,农业发达。范成大在公务之余常常游览当地的山水风光,亲身体验当地的民风民俗和农村生活。这首词正是他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,反映了他在履行军事职责的同时,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范成大的这首词与他的其他田园题材作品有所不同。他的大部分田园诗词创作于退居石湖后的隐居生活期间,如著名的《四时田园杂兴》组诗;而这首词则创作于他仍在朝为官、身负重任的时期,因此在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的同时,也暗含了守卫边疆、保家卫国的情怀。这种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相结合的表达方式,反映了范成大作为南宋文人的精神面貌和时代特征。

作者简介

范成大 (1126-1193)

范成大,字至能,号石湖居士,汉族,平江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南宋诗人、散文家、词人,谥号文穆。范成大出生于宋高宗建炎四年(1126年),正值靖康之变,金兵入侵,徽钦二帝被掳,这一大变故给他的一生打上了深深的烙印。他于绍兴二十四年(1154年)中进士,历任镇江、福州、建康、临安等地通判,宣州、秀州、池州知州,浙东提刑、湖南提点刑狱、礼部郎中、中书舍人等职,曾出使金国,与金国使节谈判。后因政见不合,屡受排挤,于淳熙三年(1176年)退居石湖,专心于诗文创作。范成大早年从江西派入手,后学习中、晚唐诗,尤其继承了白居易、王建、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,最终形成了自己平易浅显、清新妩媚的风格。他的诗题材广泛,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,其《四时田园杂兴》六十首被誉为"中国田园诗之集大成者"。他与杨万里、陆游、尤袤合称南宋"中兴四大诗人"。除诗歌外,他的词、散文、游记也有很高成就,词风清丽婉约,游记《吴船录》、《骖鸾录》、《桂海虞衡志》等则详细记录了南宋时期的地理、风土人情。

返回范成大作品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