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韵流芳

钗头凤·红酥手

陆游 · 南宋 · 词

红酥手,黄縢酒,满城春色宫墙柳。 东风恶,欢情薄。 一怀愁绪,几年离索。 错、错、错。 春如旧,人空瘦,泪痕红浥鲛绡透。 桃花落,闲池阁。 山盟虽在,锦书难托。 莫、莫、莫!

现代汉语译文

红润柔嫩的手,金黄的美酒,满城的春色和宫墙旁的垂柳。东风如此凶猛,欢乐的情谊如此单薄。一腔的愁绪,已经分离了好几年。错了,错了,错了。

春色依旧如往年,人却消瘦空虚,泪水的痕迹染红了丝巾。桃花飘落,池边的亭阁显得冷清。虽然山盟海誓仍在,却难以托付锦书传情。不要再想了,不要再想了,不要再想了!

赏析

《钗头凤·红酥手》是陆游著名的情感词作,抒发了他与前妻唐氏悲剧婚姻的痛苦与眷恋。这首词分为上下两片,结构严谨,情感真挚,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著名的爱情悲歌。

上片描绘了初恋时的美好场景和被迫分离的痛苦。"红酥手,黄縢酒,满城春色宫墙柳"回忆昔日恋爱时的幸福时光,描绘了爱人柔嫩的手、两人共饮的美酒,以及春光明媚时的美丽景色。"东风恶,欢情薄"则转入现实,表达了春风虽美却带给词人伤感,美好的爱情却如此脆弱。"一怀愁绪,几年离索"直接道出两人被迫分离已有数年之久的事实,而"错、错、错"的三叠字,则表达了词人对这段婚姻被拆散的强烈不平与痛惜之情。

下片由对往事的追忆转回现实,描写相见时的感受。"春如旧,人空瘦"对比春色依旧与人已憔悴的现实,"泪痕红浥鲛绡透"生动描绘了唐氏见到陆游时泪流满面的情景。"桃花落,闲池阁"以落花和冷清的池阁象征他们破碎的爱情和各自孤独的生活。"山盟虽在,锦书难托"表明两人的爱情誓言虽然依然存在,但已无法通信联络。最后以"莫、莫、莫"三个叠字结束,表达了无可奈何的绝望之情,与上片的"错、错、错"呼应,形成了强烈的艺术效果。

这首词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:一是语言简洁有力,短短五十余字,却将复杂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;二是对比手法的运用,如春色与人瘦、山盟与锦书难托等,突出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;三是三叠字"错、错、错"和"莫、莫、莫"的使用,增强了感情的强度,表达了无法用常规语言表达的深切痛苦;四是以自然景物象征情感,如"东风恶"、"桃花落"等,将景与情融为一体。全词哀婉凄切,读来令人黯然神伤,展现了陆游在抒情方面的非凡才华。

创作背景

陆游的原配夫人是同郡唐姓士族的一个大家闺秀唐氏。然而,作为婚姻包办人之一的陆母却对儿媳产生了厌恶感,导致二人最终被迫分离。这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家庭婚姻悲剧,陆游与唐氏虽然相爱,却无法违抗家长的意愿。

分离几年后的一个春日,陆游在家乡绍兴的沈园偶然遇见了与现任丈夫同游的前妻唐氏。这次偶遇唤起了两人心中深埋的情感,勾起了无限的伤感与追忆。陆游心中感触很深,遂乘醉吟赋这首词,并信笔题于园壁之上。

这首词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一段千古绝唱的爱情悲剧的见证。后人在沈园重建了"钗头凤"词亭,纪念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。陆游与唐氏的爱情虽然没有圆满的结局,但他们的情感故事通过这首词得以永远流传,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动人的爱情悲歌之一。

作者简介

陆游 (1125-1210)

陆游(1125年-1210年),字务观,号放翁,汉族,越州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,南宋著名文学家、史学家、爱国诗人。陆游出生于北宋灭亡之际,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。宋高宗时,参加礼部考试,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。孝宗时赐进士出身。中年入蜀,投身军旅生活。嘉泰二年(1202年),宋宁宗诏陆游入京,主持编修孝宗、光宗《两朝实录》和《三朝史》,官至宝章阁待制。晚年退居家乡。陆游一生笔耕不辍,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,内容极为丰富。他的诗语言平易晓畅,章法整饬谨严,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,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。著有《剑南诗稿》《渭南文集》《南唐书》《老学庵笔记》等。他被誉为"小杜甫",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,"中兴四大诗人"(杨万里、范成大、尤袤、陆游)之一。

返回陆游作品集